古代武士是如何选择佩剑的
在很多古代文化中,剑都是武士们最喜欢的武器。在古代中国,剑更是被称为“百兵之首”,那么古代的武士是如何选择佩剑的呢?
在贵族之风犹存的先秦时代,剑更是被赋予了各种美好的,和君子相关的寓意:“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不带剑”。
在南方的江淮地区,还留下了“季札挂剑”的传说:“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象征了君子之道,“季札心知之”,然事出有因,剑是贵族的象征,所以不能及时回应徐君之愿,心有念念,故出使后“还至徐”,为兑现对徐君的承诺和感谢他的欣赏,于是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体现君子之间的惺惺相惜。
在先秦时代的神明世界中,东皇太一的祭司也是以“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的祭祀服饰,邀请天神下凡。
除了用剑之外,先秦两汉时代的楚吴越等地,还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用剑和铸剑传说,从欧冶子到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再到伍子胥以剑赠渔夫,都体现了先秦两汉之人对于好剑的热爱。
古人如何为自己选择剑
2000多年前的汉朝戍边军人曾经写过一份名叫《相利善弊剑册》的简牍。除了极具艺术气息的优雅汉隶之外,精炼的文字,反映了汉代人基于实战经验,冶金经验和当时的方术思想,对于什么人应该佩戴何种宝剑进行了非常有趣的总结:
想要知道一把剑是不是
古旧的剑或者吉利的宝剑
,其鉴别方法为:第一,从剑鞘中拔出它,看它
剑身的中部
,如果没有推刺的磨损痕迹
,那它就是一柄古剑;第二,想要判断一把剑是不是能给主人带来福报,那就必须应当看到它的剑身当中有较为柔韧的钢和较为坚硬的钢折叠锻打而成的黑白相间的
花纹
,这种花纹黑白绵延,这就是能给主人带来吉利的剑;第三,剑身上的“
白坚
”(淬火痕迹)还没到距离锋刃三分之一的地方便看不到了,这是天下的好剑利剑!第四,看它的剑身上有淬火时自然生出的小米粒似的
颗粒
,这便是锋利的宝剑,如果这种颗粒越多,便越是既利又好的吉祥之剑了。想要认定一柄不好的、不能
给人带来福报的剑,或是新剑
,其方法为:第一,把剑放在强烈的阳光下,其剑身及锋刃会发出
赤黄色
;第二,看它剑身上的
白坚
部分一直延伸到了剑前端的锋刃上;第三,它的推刺之处
“白坚”和“黑坚”的界限
非常分明;第四,剑身上没有上面所说的“
黍粟状
”之类的纹理
;第五,虽有纹理,但不在锋刃而在剑脊两侧的白坚和黑坚之中;
第六,剑身上的“
云气
”与整体意韵相合。具备这些特征的剑都是不好的、但也能与 主人相合的剑,不好的刀和不能给主人带来福报的刀的判断方法与剑相仿。
利善之剑
的纹饰
,有这些特点:其一,像垂帘一样的花纹;
其二,像背负着两条蛇样的花纹。这都是比较好的剑纹;
其三,羽翼状的花纹;
其四,玉圭中的纹理一样的花纹。这两种也都是较好的剑纹;
此外,从剑的形体巧拙与材质刚柔也可看出剑的好坏:剑身轻捷干练、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是利善之剑;剑身强硬壮硕的,表面往往丑劣;剑身单薄孱弱的,虽然锋利,但又能如何呢?
丑劣之剑、新剑的纹饰:其一,像争斗的鸡的图案;其二,像惊惧疾行的蛇的图案;其三,各种粗劣不精的图案......这是凶险不利的剑纹啊。
- 上一篇:她是慈禧的侄女,却成了清朝最不受宠的皇后
- 下一篇:国内外的愤青有什么特点